应对气候变化

中化国际一直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积极主动地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公司战略,建立完善的气候治理架构,强化系统性的碳管理能力,制定“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和明确的行动路径,定期识别、评估和管控气候风险和机遇,持续创新升级低碳技术和工艺,致力于打造绿色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协同价值链上下游,在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有效增强气候韧性。

为了更全面地披露中化国际的气候相关信息,我们于2024 年11 月发布公司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成为中国化工行业首份由企业根据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编制发布的气候行动专题报告。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气候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与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可在其中获取更多信息。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治理

中化国际建立以董事会为最高管治和决策机构的气候治理架构,通过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治理架构和工作机制,自上而下全面推进气候相关工作,充分保障应对气候变化各项事项有效融入各层级履责过程,持续提升气候治理水平。

战略

我们制定“3060 降碳路线图”和行动计划,布局净零碳产业链战略规划。报告期内,我们共识别出16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气候风险和机遇开展“发生可能性”和“潜在影响程度”分析,更加全面了解风险和机遇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应对,促进自身和社会发展同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对识别出的气候风险和机遇,我们进行了情景分析,在不同的气候情景下,综合量化分析气候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和机遇对公司生产运营、财务状况等潜在影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增强在气候行动中的应变力和领导力。

风险管理

我们建立覆盖气候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评估潜在影响,评估极端气候事件及政策变化对业务的潜在影响,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筑牢企业气候韧性防线。

指标和目标

我们制定科学量化的气候行动指标体系,以数据驱动目标落地。设定可再生能源占比、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碳排放等关键指标,强化低碳技术研发投入,通过节能改造与碳市场交易,推动气候目标与业务发展的深度协同,为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行动

我们围绕“双碳”目标,系统推进碳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大力开展绿色低碳运营实践,同时布局碳资产管理,发挥专业优势,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足、成色更亮。

公司严格规范气候管理标准和流程,在持续完善总部制度建设的同时,还推动下属生产型企业制定《碳排放监测、统计与报告管理标准》《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管理标准》《能效对标管理标准》《碳排放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程序》《新改扩建项目及设备设施用能和碳排放设计过程控制程序》等多项制度,确保存量项目碳排放不断精益优化,也为增量项目碳排放设立明确的准入标准。

我们实施系统化且全面的内部管理策略,围绕人才建设、能力提升、绩效考核、碳排管控、监督管理、数字化管理、展示宣传等方面开展全方位行动,确保低碳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展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感和领导力。

考虑到碳资产价值日益凸显,中化国际于2024年依托旗下碳资产管理公司中化绿能,从碳咨询、碳交易、碳减排项目开发、绿电绿证交易等多个维度加强企业能源与碳排放管理,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和碳履约成本优化。